PTA的生产情况
2000年以前,中国PTA的产量较小,年产量不足150万吨。2000年以后,随着聚酯业快速发展,对PTA需求增长强劲,PTA工业开始崛起。PTA产量从2000年的221万吨猛增至2005年底的565万吨,年平均增幅高达28%,中国PTA产能一举超越韩国、台湾及美国,成为PTA世界第一的生产国。2005年我国PTA产量占亚洲的20%,占全球产量的15%。
PTA产供销一览表
单位:万吨
年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PTA产能 | 225.5 | 329.5 | 437.5 | 483.5 | 589.5 |
PTA产量 | 235.4 | 245.2 | 394.8 | 442.9 | 565 |
进口量 | 311.7 | 429.7 | 454.6 | 572.1 | 649 |
出口量 | 0 | 0 | 0.4 | 0.6 | 0.1 |
表现消费量 | 547.1 | 674.9 | 849.0 | 1014.4 | 1213.9 |
进口依存度 | 56.9% | 63.6% | 53.6% | 56.4% | 53.5% |
注:表观消费量=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资料来源:中国化纤网
PTA生产厂家在区域上十分集中。从2005年的产量分布情况看,浙江、上海、江苏三省(市)产量占全国的52%,其次为广东、福建地区。除了在区域上集中外,在厂家上也十分集中,PTA的生产没有小厂,均为大型企业。如厦门翔鹭和珠海BP两个厂就占了总产量的29%。
中国PTA主要分三块:进口、民营、中石化。2005年其所占比例分别为53%、22%、22%。中石油占3%。在2006年以后的扩容中,民营、合资企业数量占优。因此,2006年以后这个比例将发生重大变化,PTA的民营、合资企业将逐步占主导地位。
(二)PTA的消费情况
全球PTA消费增长在中国。2001年以来,我国PTA的消费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过程。在高利润、国产化技术成熟、投资成本大幅下降的驱动下,中国聚酯产业迅猛发展,中国聚酯产能由1998年底的398万吨迅猛增加到2005年底的2072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26.6%。聚酯原料市场因此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酯生产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最大的PTA消费国。2001年我国PTA的表观消费量仅547.1万吨,2004年中国PTA需求突破一千万吨至1014万吨,而2005年中国的PTA表观消费量达1214万吨。占世界PTA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和亚洲PTA消费量的二分之一。通俗的说,世界上每三吨PTA中有1吨、亚洲每两吨PTA中有1吨被中国的聚酯工厂消化。在未来几年,中国PTA需求仍将不断扩大,中国PTA供需仍难以达到完全平衡。
国内PTA的消费用途集中在涤纶。消费地则高度集中在江苏和浙江,两地合计达64%。就化纤来说,全国2005年合成纤维(涤纶占85%)总产量为1500万吨。江、浙两大产业集群占总产量的72%。其中浙江为656万吨,主要分布在萧山、绍兴、桐乡及慈溪等地;江苏为426万吨,主要分布在苏州、江阴、张家港、太仓和常熟等地。
(三)PTA的进口情况
1995年进口量仅40万吨,1999年跃至154万吨。随着中国聚脂行业的发展,PTA的进口增速加快,2005年共进口649万吨,进口单价802美元/吨,进口额高达52亿美元。我国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PTA进口国。
从进口依存度分析,由于下游对PTA的需求强劲,国内缺口较大,我国PTA消费一直对进口保持较高的依存度。特别是1999年以来,进口依存度均在50%以上。2002年创下了64%的高点,2005年的进口依存度也高达54%。据业内预测,随着国内PTA产能的扩张以及消费量增速放缓,PTA进口依存度将趋于下降。
从进口来源分布来看,亚洲国家占总进口量的95.6%左右,另外4%的PTA来自于北美和欧洲。主要进口来源国为韩国、台湾、日本、印尼和泰国。近年来,伊朗、沙特以及土耳其也开始向中国输入PTA。从2005年数据来看,韩国为PTA进口的最大来源国,进口量为267万吨,占我国进口总量的41%。台湾地区次之,进口量为19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0%。二者合计占进口总量的71%。可见,我国PTA的进口来源十分集中。与2004年相比,PTA从韩国、台湾、泰国、沙特的进口增幅平均在20%以上。而从日本、印尼、北美和欧洲的PTA进口量大大减少。
2004年与2005年PTA进口分国别数据表
单位:万吨
PTA | 2004年 | 2005年 |
韩国 | 216.33 | 266.56 |
台湾省 | 165.85 | 195.74 |
日本 | 60.33 | 54.04 |
印度尼西亚 | 55.72 | 49.99 |
泰国 | 25.77 | 38.82 |
沙特阿拉伯 | 13.10 | 17.47 |
巴基斯坦 | 5.76 | 5.9 |
墨西哥 | 7.3 | 5.49 |
马来西亚 | 6.17 | 4.73 |
美国 | 5.3 | 2.86 |
伊朗 | 2.7 | |
英国 | 3.83 | 1.7 |
西班牙 | 7.17 | 1.3 |
印度 | 2.35 | 1.04 |
土耳其 | 0.5 | 0.6 |
合计 | 572 | 649 |
国内聚脂产能高度集中在江苏和浙江两地。与此相对应,中国PTA进口消费地集中在江浙地区,两地共消费了进口PTA的74%。PTA进口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占总进口量的79%。其次为来料加工,占总量的13%。
2005年中国PTA分地区进口比例图
(五)世界PTA市场简介
全球PTA的生产集中于亚洲、北美和西欧。2005年三地产能占全球的96.7%。亚洲PTA产能第一,占全球产能的70%左右,如果除掉逐步降负的DMT装置,亚洲PTA产能占据全球近四分之三的产能。全球新增的PTA产能几乎都在亚洲,而亚洲的新增产能也80-90%集中在中国。中国是世界PTA生产和消费的中心。
世界PTA产能情况
单位:万吨
年份 | 2003 | 2004 | 2005 |
亚洲 | 2272.5 | 2399.5 | 2612.2 |
北美 | 674 | 703 | 703 |
南美 | 31.8 | 31.8 | 31.8 |
西欧 | 377 DMT) | 389 | 398 |
中东欧 | 56 | 56 | 56 |
全球 | 3411 | 3580 | 3840 |
2005年全球PTA负荷仍然高居95%以上。从全球角度分析,需求量只是略小于产能。
其中:2005年北美的聚合产能在750万吨左右,负荷整体在80%附近,聚酯产量预计在600万吨附近。北美的PTA需求530万吨。而北美的PTA产能在700万吨左右。北美PTA产量明显富余。从2004年的进口情况看,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向中国出口了13万吨左右的PTA.
欧洲聚合产能在460万吨/年左右,聚酯产量在370万吨附近,PTA需求在325万吨左右。欧洲的PTA产能在330万吨左右,能够满足本地区的需求,而且还有一定富余。2004年国内从西班牙和英国进口了11万吨左右的PTA.
近两年PTA全球负荷变化表
年份 | 2004 | 2005 |
PTA全球产能(万吨) | 3580 | 3840 |
PTA全球需求(万吨) | 3240 | 3480 |
PTA全球负荷(%) | 92 | 94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