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储粮积极调整采购来源地 构建多元化进口大豆供应体系
2018年08月11日 10:40
作者:王珂
来源:人民日报
2人评论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紧跟国家贸易政策精神和国际油脂油料贸易形势,中储粮积极调整大豆采购来源地,主动构建更加多元的进口大豆供应体系。

  扩大了从南美采购大豆的规模,5月份以来大豆采购量约250万吨,其中南美大豆占90%以上;继续研究探索从黑海地区等新兴产区进口油料的可行性,近年来,黑海地区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的大豆、葵花籽等油料的产量和出口量增长比较快。

  据介绍,从目前中储粮储备轮换和加工的实际情况看,全部通过美国以外的国家采购大豆,是可以满足日常运营需要的,并没有出现加工厂停产、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明显上涨等情况。

  近段时间,外界有人推测,中美经贸摩擦导致的加征关税措施,有可能会使国内的大豆供应产生一定缺口,因此中国可能仍需要进口一部分美国大豆。“从业内企业的角度看,这部分缺口完全可以通过多元化渠道予以解决。”中储粮相关负责人表示。

  首先,加大从南美、加拿大等其他大豆主产地进口大豆,这些地区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及供应潜力。特别是阿根廷大豆产量恢复后,预计可增加1500万吨以上的供应量。同时预计巴西将趋势性增加大豆播种面积,产量有可能增加500万吨以上。乌克兰、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参与国未来也可能逐步成为中国的大豆供应国。

  其次,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国内大豆需求量和进口量实际上有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一是通过扩大豆粕和其他杂粕进口,替代一部分大豆进口,保证饲料蛋白供应;二是目前国内饲料行业正在逐步推广应用低蛋白饲料粮配方技术,既满足合理的蛋白需求,同时减少一部分大豆需求。

  再次,国产油料作物仍有一定的增产空间。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实施了一系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如调整镰刀湾地区种植结构、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等,取得了明显效果。此外,利用长江沿线地区大量冬闲地种植油菜籽,也会一定程度提高国产油料作物供给。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DF070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18-08-12 17:07:50
说明就快涨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18-08-11 11:18:49
是转基因吗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