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特点与产业发展历程
2017年12月22日 10:00
来源:郑州商品交易所
1人评论
2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一)苹果的特点

  苹果树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叶椭圆形,有锯齿。其果实球形,味甜,口感爽脆,且富含营养,是世界四大水果之冠。苹果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1。种植历史久

  苹果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早期栽培的苹果品种主要是原产我国新疆西部的种类,古人称之为柰和林檎。19世纪下半叶以来,我国栽培的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品种,虽然仍叫苹果,但与历史上的苹果差别很大。现在,苹果已经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水果。

  2。营养价值高

  苹果性味温和,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糖类、有机酸、果胶、蛋白质、钙、磷、钾、铁、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另含有苹果酸,酒石酸,胡萝卜素,是所有蔬果中营养价值最接近完美的一个,因而有着“水果之王”的称号。

  3。品种种类多

  苹果是一个古老的树种,世界上仍然保持着7500多个苹果品种,但生产中广泛栽培的品种只有百余个。目前我国用于经济栽培的苹果品种有20多个:有以早捷、贝拉为代表的早熟品种,以嘎啦、摩里士为代表的中熟品种,以富士、秦冠为代表的晚熟品种。其中红富士在我国所有栽种品种中最具代表性,其果实拥有风味好、晚熟、耐贮等优点,倍受市场青睐。根据果品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测算,目前红富士种植面积占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的50%以上,产量更是在苹果总产量中占到了70%以上。

  随着中国富士产量的不断上升,全世界富士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占世界苹果产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世界第一主栽品种。

  (二)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产量占全球苹果产量的50%以上。2016年我国苹果产量为4388万吨,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水果品种(不含瓜类),在我国水果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苹果产业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栽植面积由快速扩张向平稳发展

  根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的调查研究,1982-1989年期间和1991-1996年期间,中国苹果产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扩张,但自1996年后,环渤海湾优势产区苹果面积以每年平均5.1%的速度持续下降,而黄土高原优势产区在1997-2002年种植面积减少后,从2003年至今保持年均4.53%的速度平稳增长,近三年苹果收获面积相对稳定,产量呈稳步增长态势。

  2。区域布局由分散发展向优势产区集中发展

  中国苹果主产区地处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环渤海湾地区,海拔高、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苹果生产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资源优势。但在这些地区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宜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只有其中的优势产区更适合发展苹果产业。目前,从苹果区域布局来看,环渤海湾苹果产区种植面积保持动态平衡,逐步向本区域优势产区集中;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增长,优势产区陕西、山西、甘肃发展较快。中国苹果产业布局持续向劳动力丰富、病虫害少、生产成本较低的西北高海拔地区迁移扩张。

  3。产量水平由大小年变化明显向逐年稳步增长发展

  过去在苹果生产上,由于基础设施和种植投入少,果园土肥水综合管理跟不上;传统栽植修剪果树,树体密闭通透性差等原因,年际间产量水平差异较大,出现大小年、周期变化的现象。近年来,受苹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技术进步、果农对果园投入与管理增加、经济效益良好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苹果产量年际间呈持续稳步增长趋势。

  4。种植模式由传统种植向高效集约化发展

  中国的苹果树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发展时期栽植的,主要采用以乔砧密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制度,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果园管理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机械化作业困难,导致果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降低。近年来,通过间伐减密、提高栽植标准等措施,推广应用了既省工、省力、优质、高效,又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宽行矮砧集约高效种植模式。

  5。出口贸易竞争加剧,近年形势有所回暖

  自2004年起,我国多年保持世界最大苹果出口国的地位,但是前两年被波兰超过,2016年中国苹果出口量132万吨,重新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苹果出口国。尽管目前苹果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但中国苹果出口所面临的发展约束因素渐增,一是国内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因素,导致出口竞争力逐步减弱;二是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加上贸易保护加剧国际市场竞争,使中国出口市场增长空间有限;三是质量标准与海关检验检疫约束中国鲜苹果扩展发达国家市场。

  (三)产业链相关情况

  我国苹果产业链较短,根据消费形式分成了以贸易商为主和以加工企业为主的两条支链(如图1所示),其中鲜果消费为我国苹果消费的主要形式,主要通过各级贸易商对收购的苹果进行分拣、筛选、包装等初级加工后直接提供给消费者实现。加工消费主要通过加工企业将收购的苹果制成果脯、苹果脆片、苹果醋、苹果酒等深加工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实现。

  目前我国苹果产业碎片化较为特征较为明显,产业集中度低。根据中国苹果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种植面积5亩以下的果农占比达到80%,行业内排名前十的贸易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2%。

苹果的特点与产业发展历程

(文章来源:郑州商品交易所)

文章来源:郑州商品交易所责任编辑:DF306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