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期权实现平稳起步
在4月23日于杭州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期权分论坛上,郑商所副总经理秦全晋表示,白糖期权的上市是郑商所落实中央精神的举措之一,标志着郑商所向建设品种工具丰富、场内场外协调、运行安全高效、功能发挥充分、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现代衍生品交易所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4月19日,白糖期权在郑商所上市交易,成为我国首批推出的商品期权之一。从白糖期权前几日的表现来看,市场成交活跃,主力合约的月份、合约分布合理;价格运行平稳,月份间、合约间价格关系合理;隐含波动率与历史波动率接近,投资者交易理性务实;机构投资者参与积极,做市商在提供市场流动性和维护合理价格方面的作用初步显现;会员的交易、结算业务开展顺利,技术系统运行平稳。
“可以说白糖期权实现了平稳起步,这是市场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也表明持续推进投资者教育、适当性管理、技术和流程的优化等工作是有效的,应该长期坚持。”秦全晋表示。
市场人士认为,包括白糖期权在内的商品期权产品推出后,将与现有的商品期货形成双剑合璧,为市场提供新的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和更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相关产业和期货行业将迎来发展新格局。
对此,秦全晋表示,期权的推出,一是有助于提升企业对期货市场的参与度。买入期权进行对冲操作的风险有限,没有追加资金的风险,更符合套保者风险厌恶的特征。企业可以根据经营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对冲不想承担的风险,保留可以承担的风险,同时保留现货市场的收益,实现风险管理的精准化、个性化。期权不仅可以对冲方向性风险,还可以对冲波动性风险,有助于形成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有利于提升期货市场的运行质量。投资者可以用期权对冲期货持仓风险,稳定交易心态,减少市场异常波动。机构投资者在研发、技术、规模方面的优势将更加突出,有利于吸引个人投资者以资产管理等方式间接参与期货市场,优化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三是有助于提升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能力。利用农产品期权可以创新农业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政策的效率与效果,又可以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期权还可以服务订单农业,助力“保险+期货”试点,催生“保险+期权”等新模式,拓宽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方式。
作为新上市运行的交易工具,商品期权自然成为众多参会期货分析师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分析师普遍认为,商品期权的合约制度、运行特征、交易策略等与期货均有较大区别,必须有更多认识和学习期权知识的途径和机制,促进分析师开拓思路。此外,分析师也应该积极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利用期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风险管理服务。
秦全晋最后表示,2017年郑商所的高级分析师评选将新增“期权分析师”类别,为期权研发人员提供更大舞台。除此之外,郑商所还将通过“三业”活动等形式,一如既往地为期货公司期权人才的培育、期权业务的推广提供支持,促进期货行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