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已持续处于震荡格局中约两个月。表层原因是上有套保压力、下有备货买盘。核心原因在于需求端内外分化的可能较大,总体需求情况不明朗,进而缺乏有力驱动决定行情方向。3月前棉价预计仍难有效突破,等待3—4月需求旺季验证情况指引。
棉价目前的上方压力来自产地低成本轧花厂的套保单。2024年9月末至10月初,新棉上市初期恰逢宏观情绪提振,棉价出现一轮较强上涨,直至国庆节假期后出现回调,新棉收购价格高开低走,较晚上市的南疆地区棉花成本普遍低于北疆,目前棉价上行时遭遇的压力主要为南疆轧花厂的套保压力。不过,即便南北疆成本分化,由于本作季全疆均有增产,南疆轧花厂带来的套保压力仍然较大。据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数据统计,截至今年1月22日,新疆地区皮棉累计加工总量639.52万吨,同比增幅18.90%。棉价向下则存在旺季前的下游备货支撑。去年12月初的季节性备货受郑棉下跌影响而延后,下游持观望态度为主。虽然棉价企稳后出现了少量备货,但由于今年春节较早,临近过节物流关停,春节前备货的企业不多,节前备货量有限。棉纺织信息网数据显示,目前纱厂的棉花库存仍处于较低水平。当下即将进入“金三银四”旺季,下游企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备货需求,这将继续支撑棉价在短期偏强运行。
在上述的套保压力及备货买盘之外,棉价当下呈现震荡格局的深层原因是年度格局的不确定,其中供应端较为稳定,主要在于需求端的分歧。本年度产量大幅增加,考虑到主要加工过程已经结束,后续加工量数据变动较小,参考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加工总量数据,新疆总产量在640万吨至650万吨,增产80万吨至90万吨。不过,由于本年度进口配额较少,预计进口量有一定减少。从目前的美棉销售报告来看,我国对美棉的采购的确较少。另外,2023年在郑棉处于17000元/吨左右时进行抛储,其中计入上作季的抛储量约63万吨,目前棉价估值偏低,再进行抛储的可能性较低。综合对比上一年度,本作季新棉产量的增量被进口和抛储的减量所抵扣,供应端并没有明显增量,而需求端目前仍不确定,由此年度格局不明朗,棉价暂时难以明确方向,继续维持震荡。
需求端在内需及外需方面可能存在分化,总体情况预计在接下来的3—4月旺季集中验证,届时将决出棉价方向。内需预计受此前国内一系列利好政策提振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例如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将使得居民每个月的房贷压力降低,省下的这一笔钱可能被用于消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国内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629亿元,同比增加3.3%。外需预计受特朗普加关税扰动而有一定损失,目前其对我国产品征收10%额外关税,但对东南亚其他纺织国没有新增关税,这样可能导致一些订单流失转去东南亚。最终需求状况需要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