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干旱对粮食生产究竟影响有多大?
2022年11月25日 13:02
来源:界面新闻
5人评论
4
1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2022年夏天,本应雨水丰润的长江中下游流域遭遇极端高温和干旱。此次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给湖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等13个省(市)的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影响。

  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对粮食生产究竟影响有多大?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向界面新闻介绍,在受旱地区,往年穗头饱满的水稻,今年普遍只有一半结穗。为了解决“稻-水”的矛盾,罗利军带领科研团队研究多年,创新培育了节水抗旱稻。罗利军介绍,相比普通水稻,节水抗旱稻不需要田间保持水层,可以节水50%以上,并且抗旱能力更强,在干旱条件下减产幅度更小。

  “我们的实验显示,当一般水稻颗粒无收的时候,节水抗旱稻还能保持每亩200公斤左右的产量。”罗利军说。因此,在今年反常气候条件下,专家多建议农户选用节水抗旱的水稻品种。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官网消息,节水抗旱稻已经在我国超过2/3的省市及2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有了商业推广或示范种植。

  但是,像今年这样的长时间干旱,对节水抗旱稻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罗利军介绍,节水抗旱稻有一个重要特性,只要在它生长的关键时期——比如幼穗分化期,能保证足够的水分供应,节水抗旱稻的产量才能较为稳定。如果关键时期遭遇干旱,节水抗旱稻的产量还是会受到影响。

  以湖北为例,水稻是湖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3500万亩左右,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五位。在湖北,水稻的幼穗分化期一般在8月底、9月初,然而今年,湖北省水利厅于8月11日14时启动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9月干旱仍在持续,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4成。

  另一方面,长时间的高温和阳光直晒也会影响水稻生长。罗利军介绍,高温会影响花粉的发育和授粉受精,进而影响穗粒数和结实率。水稻收割后,进入11月,南方又迎来了小麦的种植季。据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潺在中国气象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预计11月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江南大部分地区发生夏秋冬连旱的可能性较大。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樊高琼向界面新闻介绍,今年秋天,川渝地区降水分布不均匀,区域差异大,小麦生产面临渍水和干旱的威胁。有的地方在持续干旱,特别是在11月份持续没有有效降水的区域,小麦在发芽期没有足够水分,影响了旱地小麦的出苗、生长。

  有些地方则受秋汛影响,“眼看土壤墒情转好,可以播麦了,突然又来场大雨,土壤水分太高导致耕作质量差。”樊高琼说,无人机播种解决了小麦播不下的问题,然而由于不能覆土,其出苗受天气影响太大,导致小麦的苗程拉长,出苗不整齐、不均匀。

  小麦是秋季种植、春季收获的粮食作物。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研判,预计今年冬季(2022年12月-2023年2月),气温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前冬偏暖,后冬偏冷;全国降水总体偏少。

  河南工业大学粮食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穆中杰向界面新闻介绍,今年遭受旱灾的局部地方粮食生产会受到影响。

  不过,国家层面早已出手应对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8月份,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四部门就联合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全力以赴打赢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保卫战。《通知》强调,要千方百计广辟抗旱水源,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江、河、湖、库等水源的科学调度管理,努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要分区域分条件落实抗高温热害干旱措施,分作物分环节落细稳产增产措施。

  为了降低干旱等气候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樊高琼等专家今年从三方面来指导农民耕作,以保证小麦来年的产量。

  一是因地制宜,选用不同熟期品种,适期适墒播种。樊高琼介绍,一方面,11月的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少,容易形成旺苗,稻茬麦田播种不能偏早,搭配中、早熟品种;旱地麦田,应选择晚熟品种,利用10月下旬墒情较好的状况,适期早播,保证正常出苗生长。

  二是合理使用苗肥,培育壮苗抗逆。适时、适量地施用苗肥可以给小麦充足的营养,增强小麦的抗湿、抗旱、抗冻能力。湿害下小麦根系吸收养分困难,应在三叶期及时施用尿素,提苗促壮,减少因湿害导致的小麦黄化。同时,苗肥的施用壮苗效应显著,增强了植株的免疫力,对于增强抗旱性、抗冻能力同样有效。

  三是科学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根据气象预测,结合田间长势,对于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四叶-拔节初期,可以选择“多效甲哌鎓+S-诱抗素+氨基酸水溶肥”叶面追肥,培育壮苗、增强抗冻能力。樊高琼说。

  2018年-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遭遇旱灾的13个省份,粮食产量长期占全国总产量不到41%。而河南、山东、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1个省市,连续三年粮食产量保持在占比54%以上。

  穆中杰介绍,根据今年抽样调查,由于粮食良种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河南等地今年的粮食产量略强于2018年-2020年,有的地方与遭遇洪灾的2021年相比甚至增产一倍以上;内蒙古、东北地区秋粮作物长势良好。今年南方地区全年粮食产量会受影响,但北方地区粮食产量会略有增长。就全国来讲,今年会继续保持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基本格局。

  农民日报11月初报道,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南方12省(市)中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因高温干旱受灾面积为3119万亩,占南方秋粮的6.1%,仅占全国秋粮的2.4%。南方未受灾的4.8亿亩秋粮,因光热条件好,加上“一喷多促”等措施落得实,有望弥补部分区域损失。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夏粮和早稻合计比上年增产31亿斤,目前秋粮收获超过九成,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穆中杰认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口增长等多种因素带来粮食消费需求增加,而粮食总产量与往年基本持平,因此今年粮食产需缺口可能会有所加大,并且这个缺口在今后几年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亟需早日有效应对。”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责任编辑:429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2022-11-25 22:48:32 来自 广东
跟这消息反着干就对了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2-11-25 22:33:50 来自 江苏
逼空,冲涨停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2-11-25 14:43:06 来自 山东
世界缺粮中国都不会。就是为了避空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2022-11-25 13:36:52 来自 江苏
逼仓开始
置顶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股友q5Alx6 : 全面多头状态,多远大于空,至少周一要上冲一下,何惧之有。
2022-11-25 13:43:56 来自 海南
删除 举报 评论 点赞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